中吉跨境合作新机遇:关税差催生“组装出口”新业态_中国_美国对_贸易
(中亚通讯社)奥什报道 记者 侯庆山 随着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落地,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正成为中国企业布局海外供应链的新热土。凭借其独特的关税政策和地缘优势,吉尔吉斯斯坦工业园区成为"中国配件+本地组装+出口欧美"的跨境贸易新趋势,为中国创业者开辟出一条绕开关税壁垒的"黄金通道"。
美对华关税倒逼供应链重构
根据美国4月2日签署的总统令,自4月9日起,所有输美商品将被征收10%基础关税,其中中国商品额外叠加20%-34%惩罚性关税,综合税率高达54%。相比之下,吉尔吉斯斯坦作为美国普惠制协定(GSP)受益国,其出口美国商品仅需缴纳10%关税。这一巨大税率差引发中吉两国企业家关注。
吉尔吉斯斯坦内阁前主席扎帕罗夫分析指出,新关税体系下,中国商品直接出口美国的竞争力下降20%-35%,但这也释放出每年超6000亿美元贸易转移的市场空间。"吉尔吉斯斯坦完全有能力承接部分产能转移,通过本地组装实现'关税套利'。"扎帕罗夫强调。
展开剩余72%"组装工厂"模式凸显多重优势
在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奥什的工业园内,已有中资企业试水"部件进口——本地组装——出口欧美"模式。以汽车制造为例:"以SKD方式采购配件,以散件形式运抵吉尔吉斯斯坦,经组装后贴上'吉尔吉斯斯坦制造'标签,如果出口到美国综合成本降低约40%。"
该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:
一是关税成本锐减:利用吉尔吉斯斯坦10%出口税率对冲中国54%进口税负; 二是物流效率提升:中吉乌铁路开通后,中国至吉尔吉斯斯坦运输时间缩短至3天;三是政策红利叠加:吉尔吉斯斯坦对投资入驻企业,土地49年免费提供;法人十年免签;增值税、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;四是规避贸易风险:有效规避美国对中国制造的"原产地审查"限制。
政企协同打造跨境生态圈
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正加速完善配套措施:
工业特区建设:在楚河州、伊塞克湖州等地设立6个"出口加工区",提供"一站式"海关清关服务;
产业配套升级:引入中国汽车零部件、家电生产线,建立本土包装、质检服务体系;
物流枢纽打造:依托比什凯克国际物流园,构建中亚-欧洲72小时配送网络。
"我们计划3年内培育50家'桥接型'企业,帮助中国制造商通过吉尔吉斯斯坦辐射欧美市场。"吉尔吉斯斯坦投资促进署署长阿依别克·托克托穆别托夫表示。
风险与机遇并存
尽管前景广阔,业内人士提醒需注意: 吉尔吉斯斯坦电力供应稳定性问题;当地熟练工人短缺现状;美国海关对"实质性改变"原产地规则的潜在审查。
对此,中吉两国金融机构应推出专项贷款,为相关项目提供贸易信用保险。
吉尔吉斯前总理建议中国商品半成品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,再组装贴标吉尔吉斯斯坦生产出口,直接关税就挣44%。
当传统贸易通道遭遇壁垒,中吉跨境产业链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国际贸易版图。这场由关税差驱动的"工厂革命",不仅为中国制造业出海开辟新路径,更为中亚国家产业升级注入动能。在这片连接欧亚的枢纽之地,"中国制造"正以更智慧的方式走向世界。(完)
参考资料:
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清单(2024版)
吉尔吉斯斯坦《2024-2028年工业发展战略》
中吉乌铁路货运首年运营数据
相关链接:
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令从4月9日执行差异化关税,相关数据如下
中国-54%(34%+20%)
柬埔寨 - 49%
越南-46%
泰国 - 36%
印度 - 26%
吉尔吉斯斯坦–10%
如有意做"中国配件+本地组装+出口欧美"跨境贸易的,可联系中亚海外前置仓
电活:+996228-001177
邮箱:2027525202@qq.com
责任编辑:恰巴耶夫
校对:闻新
发布于:吉尔吉斯斯坦下一篇:没有了